一、中国男足胜韩国男足***日本怎样评论比赛
在刚结束的十二强赛中,中国男足1:0战胜了韩国男足,获得了十二强赛的首胜。这场比赛不仅引起了中韩两国媒体球迷的关注,还引起了日本媒体和球迷的关注。日本媒体《足球频道》报道称:“中国队创造了奇迹,而韩国队在敌人的领土上遭遇惨痛失利。中国队本来已经命悬一线,但是里皮的到来让他们到现在都没有放弃。”相比于韩国球迷的讽刺,日本的球迷更多的是震惊和对里皮的佩服。“真没想到韩国队竟然输了,要知道中国队之前连叙利亚卡塔尔都没能击败,但韩国队居然输给了中国队”“不愧是世界级大师,过往在意大利国家队和尤文图斯都取得辉煌,后来又带领恒大称霸亚洲,现在在国足又创造历史”
也有写日本球迷为中国加油道:“无论如何,恭喜中国队,也希望中国队加油,把韩国队挡在前两名之外”“在体育上,比起韩国来,我更喜欢中国”还有些日本球迷对韩国的失利感到高兴,“棒球也赢不了,足球也赢不了,经济赢不了,民意也赢不了,结果只能羡慕我们日本了”“省队输给国家队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一天中日韩三个人去见佛祖,问一下各自国家什么时候能拿世界杯冠军,第一个问的是韩国人,佛祖掐指一算说:韩国要一百年后拿冠军!韩国人听后哭着走了。第二个是日本人问佛祖,佛祖也掐指一算说:日本要一百五十年后拿冠军!日本人听后也哭着走了!这时中国人刚要开口问佛祖哭了!
二、中国足球如何振兴
如果足球的根本不变,谁来了也白瞎。
因为这次我根本没看一场中国队的比赛,已经预知结果,每场比赛我基本都可以预知比赛胜负。甚至比分预测也相差不多。包括上一届。我早就已经不看足球了。虽然曾经年纪很小时是个球迷。但我早已经不为中国足球所伤感。也不为输球而感到扼腕叹息。只是每隔4年偶尔看看中国足球比赛失利的消息而已。
好多年懒的对足球做任何评论,或者就像某人说的,关爱健康远离国足。
这次失败的彻底了,彻底的连最后一条裤子都输掉了,输的连任何理由都找不到。
今天我只做客观评价,当然有些观点是10几年前得,我今天依然这样认为。甚至认为,现在的情况比10几年前还严重。
中国足球的问题,10年前第一次进入世界杯之前就存在了,问题到底是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应该在今天来找这个问题,而是应该追溯到中国职业化开始之初.如今只是很多年前足球问题开始之后的表现而已.
下面谈谈我的看法,当然问题我会打乱顺序去说。问题就是问题,不分前后轻重。
看到很多媒体居然说全社会都有问题...我笑了,不过反思之后,认为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是对的社会是有问题,就是无法认清问题的本质,从是去表面去找问题,中国足球的问题从来都很严重,尤其是当10年前第一次进入世界杯的那一次之后,问题就更多,也来的更大,而这个问题,不全是别人的,也有来自社会本身的,当时一度足球被捧上了最高峰,很多已经恶化的问题,却没有看到,一味的高度评价,却忽视了那次韩日世界杯,我们运气出奇的好的事实。至于为何这样说,大家心里有数。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每次输掉了比赛,都会找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出来,而真正的足球体制问题,和足球深层次的问题,从来都是禁脔。无人愿意提起。但是这样就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我在这里预言,如果中国足球可以在现在开始改变体制和根本问题,那么20年可以打造一支世界级球队。如果我们依然舍本逐末,那么20年后,中国足球会和马尔代夫一个水平,当然现在也比马尔代夫水平高不了多少。
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首先是足协问题,我们抛弃了举国体制下的足球,建立联赛,看上去是一种足球的进步,实际是一种倒退,一种严重的倒退。(居然当年有人说这是一种进步),为何是倒退?联赛取代举国体制本身是进步,但是你要看此做法是否真的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和欧洲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无视了这点,去单纯的学习西方,只能是死路一条。
联赛的积弊在于,曾经举国体制下踢球,无非是踢懒球,当重大比赛的时候,这些人还可以为国家踢球,而且这样的球队,球队本事是一个集体。
但是联赛却是在倒退,因为联赛的本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相关群体,既得利益者,中国足协。贪污也好,假球也好,黑哨也好,都是利益集团的利益表现而已,一切为了利益,所以从上而下的腐败是必然的。不是个把某足协领导辞职这个利益拥有团体就会放弃既得利益。没有良好的监督体制,没有良好的群众监管,这样的利益团体只会让足球越走越黑,此其一,其二,就是各自的小团体的利益问题。中国足球球员为了各自的利益小团体(各联赛球队)勾心斗角,5000年的好没学到,学了一堆的孙子兵法,用来互相掐。关系球,团体球,这样的中国足球队...能踢好球?除非宇宙违背自身的规律。
上面的只是冰山一角。
还有球员自身的问题,利益,一切都是利益,为了利益可以不要脸,本事不大可以,但是一定要让利益最大化,这也是根本问题之一。球员素质普遍偏低,我说的不是体质素质,也不是,技巧素质,更不是球迷素质,而是文化素质!别人可能会说,文化素质关足球毛的事,我和你讲...文化素质很重要。一个文化素质低下的人,不会去想明天的整体利益,也就是大局观,只会在意眼前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东西,一个文化素质高的人,他会想今天如何,明天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也许可以看到未来自己生涯之内的利益。但是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只会想今天的利益。要了解这个,就要了解中国农民。某位大神说过,中国XX,只要给他权力,他可以干拆了故宫,拿砖磊自家猪圈的事情。我深以为然。话不好听,但是中国自上而下充斥这种情节,不是要攻击某一群体,也不用拍砖,如果为了中国足球好。不要觉得难听。而且利益分配不均...新来的本来还想出头漏角,可是利益分配严重失衡,老的拿的多新的拿的少,要按资排辈,想靠出头来,多赚钱,这不可能,想出头的下场是,饱守排挤,甚至连球都拿不到。到最后要么选择不要踢球,要么选择同流合污。一代传一代...媳妇熬成婆。一代不如一代。因为心思全放在怎么搞钱了。怎么会去锻炼自己的不足?人都是惰性动物。有钱赚,装个孙子,球踢的好不好无所谓,他还怎么能去好好踢球?人就是能睡着就不想坐着。能吃饭就没有危机感。
还有就是心理素质问题,中国那些问题儿童的心理素质太差了。因为天天踢假球,这也就不足为奇了。就和军队一样,你天天搞对抗演习,但是你每天一演习就玩二五眼,大家按“套路”出牌这样的军队上了战场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每天听空包弹的,到战场上实弹一打,一件血,就不灵了。足球也一样。平时假的的玩的太多,真去了国际大赛上,心理素质怎么能够好的了。其表现就是手脚僵硬,外加手忙脚乱,最后是全武行以掩盖自己的窝囊和表达自己的不愤....咋就不能像国内比赛一样,大家互相放放水呢....恩天真加无奈,不光输球,还要输人丢脸。
问题还有很多...解决的办法很多,但是我知道现有状况下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说也罢。随他们去吧。
解决方法,1.解散现有联赛
2.小学开始建立新的联赛制度。学校的足球成绩要和校长的“校绩”挂钩。
3.高考附加一项额外加分项目,就是足球加分。此加分为了不流于形式。首先是个人能力问题,比如每分钟颠球数,传球准确率,还有X分钟跑等。另外增加笔试项目,笔试的内容和足球认识有关。两试得分可以增加高考分数1-20.如果在比赛中有特别优异表现的,可以给予申请名校资格。(当然你也必须完成一定学业成绩)
4.进入国足,应该尽量选取家境较好,而且有愤青倾向的。这个其实挺重要的。家境好从小的教育就不会太急功近利。有愤青倾向的,往往最爱国。尽量少用X民。很多X民心计实在可怕。一步登天...不择手段。如果实在必须用农民,那么还有个办法...不过是下策,就是用鞭子和血让他们懂得好好的去踢球。当然这个实在不人道,不可取。
5.各省建立联赛。成绩最好的球队,联赛冠军,由主席或者总理亲手办法给省委书记,或者省长,当然还有球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荣誉。
6.足协的作用,不在是监管,也不再是行政。而是协调,足协所有的权利,只是安排赛场,和赛程安排。还有组织工作。
7.裁判成立专门的裁判组。裁判组的工作是协调裁判。而不能委任裁判,裁判的产生,按以下规则,在比赛前一天,由媒体监督,公证处公正,电视直播摇号的方式,决定第二天X轮的比赛裁判,比如全国各省有100个裁判,那么就和摇双色球一样,A对B,从100个裁判里摇出主裁和边裁,除特殊原因,不得更换裁判,而且一旦定了裁判,裁判将在裁判中心不得出去,不允许打手机,不允许使用电脑。不允许与外界联系。
8.引入群众监督机制。群众不得干预具体的教练用人。但是在每个赛季联赛*省季联赛后,可以通过实名认证方式(别省网民不得干预),决定是否留用教练(1-4年一次)。然后对每个队的球员进行打分。如果低于一个分值标准,那么此球员必须解雇。每年最高解雇名额1-2名。如果有很多同分低分的,那么由留任或继任教练来完成。比如全粉为10分的,群众评分4分以下的,解雇...那么4分以下如果只有1-2人,那么全部解雇,如果还多,由教练选择。
另外如果某场确定为假球,那么教练解雇。问题球员解雇*永不录用。整个球队罚重金。且取消当年的联赛资格。
另外国足打世界杯等大型国际比赛的时候,由总教练提前半年开始整合集训。国家队主教练由群众选举产生,比如竞争教练的为20人。那么由群众选举。
其次,提高总教练待遇,待遇为阶梯式待遇。层层拔高。
球员也是如此。但是要注意分配制度的合理。
另外赛后要开展全国性的投票,每场比赛都要投。选出3位最差的球员。然后对其是否离开足球进行2次投票。比如A.B.C三位球员得分最低(后补没上场的不算,但是没有奖金,也没有资格加分(这个最后说,资格加分)),由网民全民投票,决定去留问题,比如大家都认为某某应该“去”,那么此人将永远不得再进入中国足球。但是这个并非必选项。如果大家只是认为他们很差,但不至于有猫腻...那么可以选择留,也就是可以选择回各省队继续比赛。但不开除。主教练亦可再投票前,进行公开的辩护。来争取不被“去”的资格。另外裁判每年要开始审核制度,每年给一个界限。比如误判最高限度,不得超过A次,如果超过。那么将取消裁判资格。
最后是资格加分问题。各省,和国足,都要有这个制度。这个制度和球员每场表现挂钩。比如没上场比赛的,0分,上场比赛的加1分,有很好的技术统计的加2分,有特别表现尤其是逆转表现的加5分。凡是到退役前,分值达到一个标准的时候,可以享受不同的待遇。比如到A类分的可以享受北京市平均工资待遇的退役工资。另外还可以得到最高待遇的各种社会保险。B类得,可以在A类基础上,安排工作,并且依然享受退役工资。C类可以在B类基础上奖励A万标准住房一套。外加XXX万的退役奖金(这个必须有服务球队到一定年限,不能随便想退役就退役,凡是提前退役的和被网民逐出球队的,不享受任何以上待遇)
个人看法...就是提高单场奖励,免除退役后的后顾之忧,真正选拔那些真爱国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而不是那些在党旗下宣誓的口是心非者。杜绝贪污,杜绝腐败,杜绝利益群体的出现,杜绝小团体的个人私利主义的出现。杜绝惰性足球。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足球的顽疾
三、大家怎么看中国足球
会好过来的,毕竟还是有好多人支持国足,黑手党的减少,赌球的减少,在中国的足球环境慢慢地好了起来,中国足球会好起来的,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毕竟不可能一下子从世界三流变成世界一流,不过只要努力,一定可以的。期待着国足的未来……
国足的曾经
1936年8月,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成为第一支亮相国际赛场的国家足球队。然而,这支“中国足球第一队”的奥运之行却充满艰辛,差点儿因5万元而难以成行……
中国足球第一队之实力
让日本20年难抬头的“中国铁军”
1936年,中国足球队抵达柏林之前,被人称为“中国铁军”,是一支让欧美足球强国摸不透底细的“神秘之师”。神在何处?还得从1913年谈起。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即亚运会前身)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这是中国足球队第一次参加正式国际比赛,最终获得亚军。从此,中国足球在亚洲鲜遇对手。1913年至1934年,远东运动会一共召开了10届,除第一届获得亚军,21年间,中国队连获9届足球冠军。
如今,中国足球逢韩国不胜,遇日本必败,常被人讽刺为患了“恐韩症”、“恐日症”。可在当时的远东运动会,每逢中国足球队与日本队交战,动辄打出5比1,4比0的大比分,让日本足球颜面尽失,只得感叹“既生瑜,何生亮”。由于历史原因,当时朝鲜的足球运动并不普及,也很少有机会参加远东运动会。
有一年,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队5比0大胜日本队获得冠军,上海报纸赞叹道:“中国足球铁军之誉,益行蜚声中外。”随后在日本举行的远东运动会,中国队5比1战胜日本队再次获得冠军。为此,日本报纸的号外标题为,“中国足球铁军,堂堂十年连胜”。从此,“中国铁军”的赞誉不胫而走。
10届比赛,9次冠军,以这样的成就出征奥运会,自然让欧美强国不敢怠慢。
中国足球第一队之组队
对足球一窍不通的教练
尽管中国足球队横扫亚洲无敌手,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与世界强队接触,此番能远征柏林,自然令国人极为重视。另外,在中国代表团参加奥运会的各类运动项目中,大家一致公认,唯有足球队尚能一搏,所以,当时的体育主管部门对足球队的选拔工作非常重视,“凡我中华足球选手,务求网罗无遗,以期组成一个全国精华荟萃的劲旅”。
为此,当时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特地成立了足球选拔委员会,考察全国各地的顶尖足球选手。经过3个月的选拔,1936年4月,中国足球队22人名单正式公布。值得一提的是,“亚洲球王”李惠堂、香港歌星谭咏麟的父亲谭江柏名列其中。
不过,球队中不乏滥竽充数者,担任教练的颜成坤对足球一窍不通,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一个球迷而已,但他挖空心思,想借担任教练之机出国游览。最后,凭借着南华体育会主席、香港中华巴士公司经理的双重职务,既有财又有势,他如愿谋得这个事关全队胜败命运的职位。
中国足球第一队之训练
60天转战东南亚只为筹集5万元
正当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到柏林与欧美列强一比高低时,坏消息接踵而至,赴柏林参赛,整个奥运代表团需法币(当时的货币名称)22万元,而国民政府表示,财政困难,无法支付。4年前,正因为国民政府“袖手旁观”,导致举国愤怒。若非张学良将军慷慨解囊,刘长春也难以“单刀赴会”洛杉矶。如今,张学良将军已是有心无力。难道向国际奥委会申请经济援助?岂不是丢泱泱大国之脸面!
为解燃眉之急,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所有工作人员集体出动,分别向国民政府中央各院部、全国各省市地方政府寻求支持。经过一番在全国从上到下、铺天盖地式的“化缘行动”,共筹集资金17万元,但仍缺5万元。又是一番紧急讨论,注定了中国足球队的第一次走向世界之旅多灾多难。协进会决定,足球队自筹资金,提前两个月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表演赛,以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于是,在国内被人顶礼膜拜的足球偶像们摇身一变,成了闯荡江湖、卖艺谋生的“戏班子”。
1936年5月,中国足球队从上海出发,转战越南、印尼、缅甸、印度等国,在两个月的27场比赛中,24胜3平,使“中国铁军”名声远扬。不少当地华侨甚至焚香拜佛,欢迎中国队的到来。
不过,当球场上威风八面的球员们脱下战袍后,个中滋味,只有自己咀嚼。为了节约经费,在两个月的旅途中,乘船时,大家选择最低等的舱位,住宿则找最便宜的旅馆里最便宜的房间,有时,全体队员共住一间大统间,若床位不够,还需打地铺。吃饭,则是自己买菜,自己下厨,不知“下馆子”是何滋味。
到达“卖艺地点”后,大家不是担心强队不与中国队比赛,就是害怕天公不作美,导致雨天无法比赛,因为这样都难以吸引大量观众,减少门票收入。更滑稽的是,为了防止当地主办单位从中作弊,比赛时,替补球员都要到赛场的各个入口处“监票”。当时,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获胜一方可获得更多的门票收入,所以,主力队员一场不落地把27场比赛踢完,即使有伤病或体力难支,也要咬牙坚持。
整个东南亚之旅,足球队共获得近20万港币的收入。到达印度的孟买后,足球队给因经费短缺而滞留国内的奥运会代表团汇去5万元,解决了整个中国奥运会代表团的经费问题。双方在孟买会合后,一起前往柏林。
60天,27场比赛,只为5万元法币,不知今天的中国足球大腕儿们会作何感想。
中国足球第一队之赛况
仅踢了半场好球0比2告负英国
当时的奥运会足球赛制与今天不同,并非先踢小组赛,再踢八强赛进而四强赛,而是一开始就直接抽签踢淘汰赛,若首场告负便打道回府。一路历尽磨难,中国队偏偏“否极泰不来”,首场便对阵英国队。英国队是什么来头?当时的“足球鼻祖”、“足球王国”,俨然今日世界足坛之巴西队。不过,英国人的情报工作做得好,中国队东南亚之行的骄人战绩,他们早有耳闻,李惠堂的名声,也早已传至英伦三岛,所以,英国队也怵中国队。为此,英国王室特地给英国足球队发来专电以资鼓励。
就在比赛开始前一天的下午,捷克队的英国籍教练在训练场遇到中国队后,极其蔑视地问道:“你们中国人还是每天拖着大辫子抽大烟吗?我觉得你们会输给英国队6个球。”
1936年8月6日,将永远载入中国足球史。这天下午5点半,中国队第一次亮相世界赛场,与英国队在柏林康姆逊球场狭路相逢。当时的比赛观众多达万人。不过,他们都是冲着世界劲旅英国队来的。比赛一开始,早已洞悉中国队虚实的英国队便严密看防李惠堂,使其纵有绝技也难以施展。上半场,中国队攻势凌厉,一次下底传中后的破门,可惜被裁判吹为越位。
两队以0比0结束上半场后,中场休息时,在场的西方记者纷纷在广播中感叹,中国队出人意料,不同凡响。下半场,双方易地再战,由于在东南亚连续征战,再加上抵达柏林后舟车劳顿,中国队逐渐体力不支,最终以0比2告负,就此结束了中国足球在世界赛场的“首演”。
赛后,大家纷纷叹息,若不首战英国队,不至于过早淘汰。
中国足球第一队之余音
虽败犹荣阿森纳力邀李惠堂加盟
尽管输给英国队,但英国人心知肚明,要不是中国人一路奔波而得不到正规训练,最终结果还很难说,虽然中国人体力不支,但脚下技术、战术素养丝毫不弱。赛后,中国队的表现引起欧洲各足球强国的关注,英国报纸也对中国队评价极高,于是,欧洲各国邀请中国队前去比赛的电报接连飞来。
在法国巴黎,中国队战平法国职业联赛中的强队巴黎红星队,李惠堂技惊四座。赛后的晚宴上,红星队的总经理拿着工作合同直接找到李惠堂,让他留在巴黎,并许以优厚待遇。当时,国际奥委会禁止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李惠堂一口回绝道:“我还要继续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
在英国伦敦,中国队战平英国职业联赛冠军球队哥灵顿队,再度折服“足球王国”。观战的英国阿森纳队主教练特地赶到球场边赞扬中国球员,“你们的球艺不错,要是体力好,阿森纳队必拜下风。”随后,他指着李惠堂,惋惜地说道:“要是你再年轻10岁就好了,我一定把你留在阿森纳队,无论如何也不让你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