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怎样评价中国足球 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水平有什么样的差距呢

来源:24直播网

一、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水平有什么样的差距呢

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差距非常大,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中国足球普及率比较低,踢球的孩子比较少,这导致很难出现足球人才;

2.中国足球和世界足球没有接轨,这导致踢球意识和战术方面都非常落后;

3.中国球员没有在高水平的联赛锻炼,竞争意识和拼劲相差很远。

中国足球被人说了这么多年,主要的问题大家其实都知道,但说和做之间相差太遥远,没有大的格局要想让中国足球有长期的进步还是比较难。中国足球和世界足球最大的差距就是普及率非常低,身边的孩子基本上不踢球,喜欢踢球的孩子也因为费用昂贵,无法承担,这也是中国足球一直不能够普及的真正原因。中国足球和世界足球根本没有接轨,除了武磊基本上都没有出国踢球的经验,这导致踢球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及拼劲都相差很多,这也是中国足球一直落后的原因。

一、中国足球普及率低导致没有足球人才

喜欢中超的球迷都知道,很多俱乐部一个位置上面就那么一个可以踢球的球员,中国足球普及率低,没有人参与踢球,足球人才也越来越少,这就导致了中国足球越来越落后。

二、中国足球并没有跟世界接轨

中国已经对外开放,但中国足球却没有给世界接轨,球员都不想出去踢球,中超联赛大家也看到了这些球员的表现,球员不到高水平的联赛去锻炼,这就导致他们踢球的意识和技战术方面出现全方位的落后,这也是中国足球跟世界足球的差距。

三、中国球员竞争意识和拼劲完全没有办法跟国外职业球员相比

中国足球因为踢球的人比较少,每个俱乐部球员之间的实力悬殊也比较大,这就导致竞争意识并不强,拼劲方面也不够,足球水平也一直上不去,从理念到技战术再到最后的态度方面,中国足球跟世界足球都有差距。

二、中国足球在亚洲算几流

中国足球在亚洲算二流。

关于中国队究竟亚洲几流的争论,事实上开启于1997年10强赛遭淘汰后。当时的国内职业联赛也正处在黄金时期,媒体的“造星”运动,以及球迷基数的扩大,让足球的影响力空前扩张。这也直接导致,10强赛失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

事实上,在10强赛失败之前,失败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国足。1996年,中国队先是在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中折戟沉沙,又在亚洲杯小组赛出师不利,勉强进入复赛后,中国队在先进两球的情况下被沙特队逆转,无缘四强,黯然结束了该届亚洲杯的征程。

接连受挫掀起了中国队在亚洲到底实力几何的讨论。1997年11月18日,中国为数众多的报纸同时刊出了一篇题为“如何给中国足球准确定位”的文章。时任国家体委新闻宣传司司长的何慧娴女士在文中表达了她的主要观点:“(中国足球的)定位问题非常重要,定位准确,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彻底承认我们的综合实力还处于亚洲十强中的二流水平,才可能真正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时任足协专职副主席的王俊生事后评价“二流论”:“何慧娴能够在那样的场合,那样的氛围中,提出这样既尖锐又引起巨大争议的问题,没有胆量、没有对事物的深思熟虑是不可能做到的。”主教练戚务生则表态:“我是国家干部,我服从组织的处理。”“是我的责任我负,不是我的责任我不能负。”

近几年更直接跌入不入流,连泰国都能肆意蹂躏

用一泻千里形容中国足球近几年的颓势丝毫不为过。在大赛中夺冠对于中国男足来说显得非常遥远,球迷已经习惯了中国男足国字号球队止步各项大赛的预选赛或小组赛。

2007年可说是个分水岭,中国足球直接从“二流”跌入不入流。2007年9月6日,中国队客场被新加坡逼成0比0后,身在英国未能参加比赛的孙继海则代表球员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承认国足处于亚洲二流和三流之间。

泰国队则作为试金石检验出了国足的成色。2007年5月16日在与泰国队的热身赛中,中国队0比1告负;2008年3月15日,福拉多率领的中国队主场3比3被泰国逼平。2013年6月15日,国足在一场热身赛时对泰国以大打小,竟然以1比5惨败,史称“6.15惨案”。教练卡马乔直接下课。

中国从“准一流强队”到“二流”再到“不入流”,只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跨度。2007、2011年,中国队在两届亚洲杯小组赛中均未能出线,连续3届世界杯预选赛都未能闯入八强赛或者十强赛。

而与1997年相比,球迷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为国足声嘶力竭的辩护助威到事不关己的冷眼旁观,或毫不留情的戏谑嘲讽。

2012年12月卡马乔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中国队处于亚洲第二集团,和日本队、韩国队以及亚足联成员澳大利亚队尚有较大差距。有球迷直接评论道:“二流都是给自己贴金。”

2013年6月6日晚间,国足在一场热身赛中败于乌兹别克斯坦,国足官微发出微博:“对不起”。一周之后,“6.15惨案”发生,这条微博被网友挖出之后不断转发,@南都深度直接评论道:“当初劝你置顶,你又不听”,戏虐成为狂欢。

亚洲杯的收获:信心!信心!还是信心!

白岩松说:“这届亚洲杯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意义与价值高过2004年的亚洲杯亚军,因为那时,进过一次世界杯的自信还在。可现如今,小组赛三战全胜,让中国足球难得地又拥有了一些自信与希望,对目前的中国足球来说,信心与希望比黄金还重要。”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队用4场比赛重构了球员、球迷乃至一国国民的信心。出征之前,没有人看好这支队伍,别说出线,避免惨案才是首要任务。但国足用一个漂亮的三连胜击碎了所有质疑,而且战胜的其中一个是18年不胜的对手,一个是14年不胜的对手。

三、请问,中国足球前景如何

中国足球前景让人担忧。就大家知道的腐败,体制和中国人对大球竞技的不团结外,我还想说个问题。

众所周知,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一直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当然中国球迷也不例外,可是往往我们更喜欢也更关注国际足球,特别是欧洲的五大联赛,许多人都是欧洲豪门的铁杆粉丝。但对中国足球很少关注,或者是充满了冷嘲热讽。出现这种反差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中国足球真的太差了,太臭了,中国的足球职业联赛也是相当的不职业,充满了假赌黑,虽说这几年在有关部门的强力介入之下,反赌打黑运动使中国足球的形象略有好转,许多大型企业也重新愿意投资中国足球,这使许多球迷朋友再次看到了一丝希望。但是随着今年年初的亚洲杯小组赛未能出线,最近2014年世界杯亚洲区10强赛的提前出局,以及亚冠名额的缩减,使广大中国球迷再次寒心,这当然也包括本人自己,虽说我对这样的结果早已经有所预料。

刘建宏在中国队输给伊拉克的比赛后激动的说道:“打出这样的水平还是不容易,如果蒿俊闵的那个球进的呢,说不定赢球是我们。为什么输球总是我们呢?如果你是一个家长,你会让你的孩子踢球吗?如果你是一个班主任,你支持班里组成球队吗?如果你是校长,你们学校有足球队吗?如果你是市长,你知道你的城市有多少足球场吗?如果你是房地产商人,你光想着挣钱,你盖的小区里有足球场吗?。中国足球上不去,不是几名球员的问题,是我们所有人的问题。我们不要怨天尤人,其实改变中国足球很简单,其实还是你自己去踢球。”

刘建宏所说的绝对有道理,可是我们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市长,每一个班主任,每一个校长,每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去支持足球运动呢?这就需要每一座城市拥有对足球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也就是足球文化。在此声明一点,我所认为中国足球运动的良性发展绝不是简单的世界杯出线甚至于勇夺世界杯,而是中国足球文化的繁荣。足球给人带来的乐趣绝对不是出于功利的大赛名次,而是足球运动本身带给每一个人的享受。众所周知,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足球城市,比如,曼彻斯特,伦敦,利物浦,马德里,巴塞罗那,都灵,米兰,德国的鲁尔区,这些城市又有丰厚的足球文化底蕴,也为世界足坛贡献了许多伟大的俱乐部和伟大的球员。那里的许多市民将足球看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的父母会去看球,他们的老师会去看球,他们的市长会去。看球,甚至他们的国家领导人也会亲自去球场看球。可我们呢?别说亲自去看球了,许多人甚至连中超有多少支球队都不知道

著名作家陈忠实说:“一个城市除了政治的开明,经济的繁荣,人事的和谐之外,应该也有像足球这样的运动,足球能带给人们需要的激情,这种激情的给予是不可替代的,甚至其他别的运动也难以承载的。”现代足球运动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可以说足球本身就是一项城市运动。所以说足球文化是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令全世界球迷关注的西班牙国家德比绝不仅仅是两支著名豪门的较量,更是两座城市文化的厮杀较量。

可是放眼整个中国,能将足球文化视为城市精神的城市,除了大连,上海,北京,天津之外,还真正有哪些?就目前的整个中超联赛来看,拥有房地产背景的俱乐部多达12家。众所周知,就目前的中国来看,想靠足球赚钱其实是一种奢望。那为什么众多房地产企业还是乐此不疲的投入到足球运动中来呢?原因很简单,依靠足球资本来换取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一旦当地政府并未因此对企业产生过多好感,这些企业就会另谋他算,如现在正闹整体迁离的陕西浐灞和资金严重不足的浙江绿城。

去年两支雄心壮志的“中国皇马”都陷入了这种窘境,何其讽刺。而拥有丰厚足球文化底蕴的上海,市民会努力挽留陷入危机的申花,上海的相关部门会介入这次危机,上海申花就此平稳度过这次危机。国安虽然一直遭受全国球迷的攻击,但是它的稳定确实让众多球迷羡慕不已。而西安虽然拥有令全国球迷惊讶的超白金球市,可是我们却未能留住国力,未能留住安馨园,这次也很难留住浐灞。原因何在?虽然西安号称中国最有文化的城市,但是我始终认为它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足球文化,没有自己培养的优秀球员,从90年代的国力到现在的陕西浐灞,虽然这期间给广大球迷带来了无数欢乐,但由于陕西足球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俱乐部始终缺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归属感,一旦曾经的球队离开西安,那么整个陕西就会陷入从青训到一线队伍全面缺失的窘境。陕西球队就是在这种诡异的环境下诞生和降临,可想而知,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球队只能是个怪胎和畸形。如西安境况的城市有许多,武汉,成都,昆明,太原,合肥皆如此,偌大的城市,竟没有一个长期存在的有影响力的足球俱乐部。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要实现全面进步和整体繁荣,必须依赖于扎实的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会创造出一个优越的产业环境和严密的社会系统。少数优秀运动员拿几个冠军只能短期提升项目影响力,个别赛事一时取得丰厚收益只能为企业发的完展而不是产业繁荣提供证据,皇马和广州恒大合作要建世界最大的足球学校,巴萨要依照拉玛西亚模式在北京建立新的足球学校。可是几个足球学校诞生个别球星只能激活区域的足球氛围却无助于整个足球社会系统的改善。

在对足球文化的关注与理解上相关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认知不足,因此对足球产业的投入与消费、对足球行业的支持与支撑等方面,与足球强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是导致中国足球长期不给力的根本原因。

只有当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欣赏和品味足球文化,越来越多的城市视足球文化为城市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足球的企业家有所回报、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公众能心甘情愿地支持足球,中国足球才会拥有发展和进步的基础。

但就目前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来看恰恰是:真心诚意投身足球运动的人不多,把职业足球作为产业来经营的人有限,心甘情愿支持足球运动的人很少。我们需要的是像国米老板莫拉蒂那样的对足球绝对痴狂,而不是国力老板李志民那样为足球不顾一切,拼到最后倾家荡产。或许获得像许家印和王健林这样的企业家更多的关注,对目前的中国足球发展是好事,但是他们对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也只能表示无奈。

只要真正解决城市足球文化的根基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足球产业环境、获得社会环境,中国足球的发展才能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奢望万达和恒大来拯救中国足球,也不要奢望靠送一批有潜质的孩子去国外接受训练以此解决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恐怕中国足球的主事者要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精益求精,广大关心中国命运的人们要放弃成见、重拾信心、保持耐心,才有可能迎来中国足球的进步和成长。

培养城市足球文化根基是发展中国足球的基础,这一基本原则应成为我国足球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梦想有一天,中国队的比赛也会成为永恒的经典,变成我们记忆中的永恒财富。这样等到我们老去的时候,在壁炉边抱着自己的孙子,跟他们讲起20xx年,讲起今晚的德比大战。


24直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