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足进2022世界杯了吗
没有。
2022年的世界杯比赛国足并没有获得世界杯的入场券。中国男足在亚洲区的预选赛的第3轮,也就是12强的比赛中就惨遭淘汰,并未获得2022卡塔尔世界杯的参赛名额。
在2020年的11月份,亚足联公布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的预选赛,具体赛程在亚洲区的预选赛中4场比赛,在2021年的6月正式赛完,12强的比赛也就是第3轮的比赛,在2021年的9月正式开始比赛。
关于世界杯的简介如下:
整个亚洲区的预选赛一共分为三轮比赛,第1个阶段也就是亚足联协会排名最靠后的12支球队,将展开第1轮的比赛,这是二支球队将通过两场比赛的方式,最终抉择出获胜的6支球队,直接晋级第2轮的40强比赛。
亚洲区预选赛的第2轮一共有40支球队,这40支球队将会通过抽签的方式分成8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会有5只,球队在第2轮的比赛中,正式的比赛时间是从2019年的9月份开始比赛,最终7个小组的第1名,5个第2名一共是12支球队将展开第3轮的比赛。
在第3轮的比赛中,这12支球队一共会被分成两组,通过组课两场循环的比赛,最终小组赛中的前两名球队将会直接拿到卡塔尔世界杯的入场券,两个小祖的第3名会和别的大洲一起去争夺一个出线名额。
中国男足在12强比赛的时候被分在了B组,同在B组的球队有澳大利亚足球队,沙特阿拉伯足球队,日本足球队,阿曼足球队,还有中国男主以及越南足球队。
中国男足在B组一共展开了三场比赛,这三场比赛只胜利了一场,输掉了两场比赛,最终以积分是三的成绩惨遭淘汰,未能够成功获得2022卡塔尔世界杯的比赛名额。
二、国足今年能进世界杯吗
国足今年没进世界杯。
2026年世界杯的参赛资格,由国际足联规定,以国际足联的官方排名来确定。因此,中国足球队有机会参加2026年世界杯,但前提是要达到足够的国际足联排名。
国际足联世界杯,简称世界杯,是世界上最高荣誉、最高规格、最高竞技水平、最高知名度的足球比赛。
拓展知识:
1、由来:
是由全世界国家级别球队参与,象征足球界最高荣誉,并具有最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足球赛事。世界杯全球电视转播观众超过35亿。世界杯每四年举办一次,任何国际足联会员国(地区)都可以派出代表队报名参加这项赛事。
巴西国家队是夺得世界杯冠军最多的球队(5次),并且在3夺世界杯后永久地保留了前任世界2杯冠军奖杯雷米特杯。现代足球发源地为英格兰,其代表队在1966年首夺世界杯。
而现在的世界杯奖杯是大力神杯,由4夺世界杯冠军的德国在1974年首次捧杯并一直沿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国家队首次晋级世界杯决赛圈。
2022年12月18日,在2022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决赛中,阿根廷队与法国队在常规时间和加时赛战成3比3平,通过点球大战,阿根廷队以总比分7比5获胜,夺得冠军。
2023年6月23日国际足联在召开的理事会会议确认,2030年世界杯申办启动推迟
2、世界杯已经举办国家及时间
第22届世界杯举办地点卡塔尔世界杯,举办时间是2022年。
第21届世界杯举办地点为俄罗斯,最终夺冠的是法国,举办时间是2018年。
第20届世界杯举办地点为巴西,最终夺冠的是德国,举办时间为2014年。
第19届世界杯举办地点为南非,最终夺冠的是西班牙,举办时间为2010年。
第18届世界杯举办地点为德国,最终夺冠的是意大利,举办时间为2006年。
第17届世界杯举办地点为韩国、日本,最终夺冠的是巴西,举办时间为2002年。
第16届世界杯举办地点为法国,最终夺冠的是法国,举办时间为1998年。
第15届世界杯举办地点为美国,最终夺冠的是巴西,举办时间为1994年。
第14届世界杯举办地点为意大利,最终夺冠的是联邦德国,举办时间为1990年。
第13届世界杯举办地点为墨西哥,最终夺冠的是阿根廷,时间为1986年。
第12届世界杯举办地点为西班牙世界杯,最终夺冠的是意大利,举办时间为1982年。
第11届世界杯举办地点为阿根廷,最终夺冠的是阿根廷,举办时间为1978年
三、为什么中国足球总是上不去
原因有三:一曰身体不适合,二曰文化不适应,三曰体制不健全。
先说身体因素。足球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需要强壮的身体素质,与西方人相比较,东方人的生理特点是弱小而不强壮,整体上显然不太适合足球运动。尽管可以勉力而为,但毕竟在身体素质上落了下风,身体对抗中占不到便宜,尤其是下半场常常体力难支,被动挨打,场面难堪。从这个角度看,整个亚洲足球水平较低,都与此有关。
再说文化因素。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以和为贵,强调的是和谐、和气、防御,而不是对抗、竞争、进攻,由这种文化特性造就的国民性格和民族心理,显然不太适应对抗性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即便是身高体壮的中国人,形体与西人不相上下,但内在的对抗性往往不及对方。我们的足球队,遇到大赛、遇到关键场次,常常心理紧张得不行,不要说超水平发挥,甚至连平常的训练水平都发挥不出,这显然和畏惧对抗的心理有关。在对抗性和心理素质方面,我们的球队非但不如欧洲、非洲球队,甚至不如日本、韩国球队――因为日本有强悍的武士道精神,韩国有顽强的“能行精神”――这也是我们的身体条件和日韩相仿甚至有过之,而成绩却等而下之的一个原因。不过,由于身体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日韩足球也只能在现有水平徘徊,而不可能实现大的飞跃。
三说体制因素。既然我们在身体条件和文化心理上有欠缺,那就需要比人家更棒的体制来加以弥补,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联赛体制也乏善可陈。尽管超级、甲级的名称有了,联赛的形式和格局也有了,但这个体制的廉洁性与规范性比欧洲联赛差很多,比之日韩也有所不如,打假球、吹假哨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我们的足球成绩既不如欧洲、也不如日韩的又一个原因。
四、中国足球在亚洲算几流
中国足球在亚洲算二流。
关于中国队究竟亚洲几流的争论,事实上开启于1997年10强赛遭淘汰后。当时的国内职业联赛也正处在黄金时期,媒体的“造星”运动,以及球迷基数的扩大,让足球的影响力空前扩张。这也直接导致,10强赛失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
事实上,在10强赛失败之前,失败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国足。1996年,中国队先是在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中折戟沉沙,又在亚洲杯小组赛出师不利,勉强进入复赛后,中国队在先进两球的情况下被沙特队逆转,无缘四强,黯然结束了该届亚洲杯的征程。
接连受挫掀起了中国队在亚洲到底实力几何的讨论。1997年11月18日,中国为数众多的报纸同时刊出了一篇题为“如何给中国足球准确定位”的文章。时任国家体委新闻宣传司司长的何慧娴女士在文中表达了她的主要观点:“(中国足球的)定位问题非常重要,定位准确,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彻底承认我们的综合实力还处于亚洲十强中的二流水平,才可能真正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时任足协专职副主席的王俊生事后评价“二流论”:“何慧娴能够在那样的场合,那样的氛围中,提出这样既尖锐又引起巨大争议的问题,没有胆量、没有对事物的深思熟虑是不可能做到的。”主教练戚务生则表态:“我是国家干部,我服从组织的处理。”“是我的责任我负,不是我的责任我不能负。”
近几年更直接跌入不入流,连泰国都能肆意蹂躏
用一泻千里形容中国足球近几年的颓势丝毫不为过。在大赛中夺冠对于中国男足来说显得非常遥远,球迷已经习惯了中国男足国字号球队止步各项大赛的预选赛或小组赛。
2007年可说是个分水岭,中国足球直接从“二流”跌入不入流。2007年9月6日,中国队客场被新加坡逼成0比0后,身在英国未能参加比赛的孙继海则代表球员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承认国足处于亚洲二流和三流之间。
泰国队则作为试金石检验出了国足的成色。2007年5月16日在与泰国队的热身赛中,中国队0比1告负;2008年3月15日,福拉多率领的中国队主场3比3被泰国逼平。2013年6月15日,国足在一场热身赛时对泰国以大打小,竟然以1比5惨败,史称“6.15惨案”。教练卡马乔直接下课。
中国从“准一流强队”到“二流”再到“不入流”,只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跨度。2007、2011年,中国队在两届亚洲杯小组赛中均未能出线,连续3届世界杯预选赛都未能闯入八强赛或者十强赛。
而与1997年相比,球迷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为国足声嘶力竭的辩护助威到事不关己的冷眼旁观,或毫不留情的戏谑嘲讽。
2012年12月卡马乔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中国队处于亚洲第二集团,和日本队、韩国队以及亚足联成员澳大利亚队尚有较大差距。有球迷直接评论道:“二流都是给自己贴金。”
2013年6月6日晚间,国足在一场热身赛中败于乌兹别克斯坦,国足官微发出微博:“对不起”。一周之后,“6.15惨案”发生,这条微博被网友挖出之后不断转发,@南都深度直接评论道:“当初劝你置顶,你又不听”,戏虐成为狂欢。
亚洲杯的收获:信心!信心!还是信心!
白岩松说:“这届亚洲杯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意义与价值高过2004年的亚洲杯亚军,因为那时,进过一次世界杯的自信还在。可现如今,小组赛三战全胜,让中国足球难得地又拥有了一些自信与希望,对目前的中国足球来说,信心与希望比黄金还重要。”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队用4场比赛重构了球员、球迷乃至一国国民的信心。出征之前,没有人看好这支队伍,别说出线,避免惨案才是首要任务。但国足用一个漂亮的三连胜击碎了所有质疑,而且战胜的其中一个是18年不胜的对手,一个是14年不胜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