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足差的根本原因?足协在改名风波之又有什么样的新政策

来源:24直播网

一、中国足协归化新政,广州恒大是被足协抛弃了

中国足协对于归化球员已经确定了明确的要求,按照最新的政策,每支中超球队只可以报名一名非血缘入籍的归化球员作为内援使用,而之前大肆招揽球员归化入籍的广州恒大这次则被足协背后狠狠摆了一道。

恒大一直是足协眼里的好学生,足协任何的政策恒大都是积极响应的,甚至连国家队主教练的工资恒大都可以帮忙分担,此番足协的这波操作,有人可能就会问了,是不是恒大被足协抛弃了?

在足协刚刚敞开归化大门的时候,恒大无疑是第一个积极响应的。不管是血缘还是非血缘,不管是哪个队的外援,只要有机会规划恒大就将他招入队中。其他俱乐部不愿意出钱,恒大来掏。

一瞬间,中超掀起了一波寻根热,不管是七大姑还是八大姨,只要有哪个外援或者国外的球员跟中国沾点关系,就有可能被盯上而被归化入籍。恒大可以说是收获最多的球队,艾克森、费南多、还有洛国富,一个个中超外援在恒大的努力下成功入籍了。

恒大或许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是恒大此番作为不失为是对足协工作的大力支持,毕竟一下子归化这么的球员在资金上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而恒大归化球员艾克森也已经入选了国家队并且在正式比赛中披挂上阵,这也算是对中国足球贡献了一份力量。

如今足协颁布的归化新政,对恒大来说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或许足协也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才做出这个决定。能够敞开归化的大门,足协已经是在冒险,倘若不加以限制和要求,恐怕会是闹出什么乱子。

一方面,足协在推行限薪的政策。企图让联赛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之前的金元足球严重腐蚀了联赛的健康,足协不得不做些什么来及时刹车。而要归化外籍球员,首先要谈的就是给予球员的优厚条件,不然肯定是无人愿意入籍的。这样限薪的政策就跟归化多少产生了冲突,足协不得已只能追求一种平衡。

另一方面,由于中超其他的俱乐部并没有像恒大一样去归化过多的球员,如果不对归化入籍球员的上场加以限制,必然会打破现有联赛的平衡,这对其他俱乐部是不公平的。而且,过多外籍球员的加入对中国球员的上场也是一种压迫,为了联赛的健康发展,足协也是需要对归化加以限制。

归化政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此番足协的新政无疑是出于联赛持续健康发展的考虑,而恒大此前大肆归化球员的操作也是略显草率,目前只能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了。

二、如何看中国足协新政球队改中性名称遭遇国安强力反对如何收场

北京国安这个名称从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开始就存在了,已经成为了北京的体育符号和文旅符号了,同时也承载了太多北京球迷的感情在里面。中国足协一纸文件,说改就改,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北京国安俱乐部对于改换中性名称这件事情持反对意见。但是中国足协的态度也很强硬,那就是不改名就不予注册。

其实不止北京国安俱乐部,其他大部分中超俱乐部对改换中性名称这件事情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中国足协要求各俱乐部改换中性名称的理由很奇葩,那就是要建设百年俱乐部。球迷们不禁要问,营业执照上改动两个字,就能成为百年俱乐部了?那刚刚夺得亚冠联赛冠军的蔚山现代是不是永远也成为不了百年俱乐部?还有水源三星,全北现代这些俱乐部是不是永远也成为不了百年俱乐部?

中国足协做决定,一般都是拍脑门决定的,从来不对我们的联赛做调查研究,从来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中国足协作出的中性名称改革方案,不但俱乐部反对,球迷也反对。这种犯众怒的决定有存在的意义吗?

目前各家中超老牌俱乐部都还没有对中性名称转换做出最后的决定。如果因为改变中性名称的方案,使得某些俱乐部做出股权转让的决定,甚或一怒之下直接退出中超联赛,就看中国足协怎么收场吧?

国安京城之队,就不一样了,听说国安都把体育局搬出来调和,你说足协陈主席能给面子吗?自己刚在上海铿锵有力了一把,再左右脸都打一边,我看冬至的饺子没法蘸醋,酸掉中超所有球队的牙。不过国安和足协的对吖挺好,估计还有码头队的截胡,挖江苏苏宁的外援谢特拉,这薪水又改咱算?明里暗里都是鬼帐,归化球员五六个的广州恒大落个本赛季“无毛鸡”,足协的病也许没法彻底根治,一切的根源都是急功近利,我们球迷期待的咱们自己的“孙兴慜”出世,给别人意淫有啥出息?

反正中超球队的名称真是五花八门,我就不明白了,起个名字为什么一定要带上企业名,就好像你给你孩子起名字一定要把你自己名字加进去,让人一眼就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合适吗?不伦不类的!不过有些企业名做球队名听起来也罢了,像国安啊,申花啊,要再加个中赫,绿地做什么。还有像上港,鲁能做球队名我觉得就像是给孩子起名字叫狗蛋,牛蛋一样,一点都没意义!个人觉得足协让改名称,至于改什么只要各自球迷同意就行,但是要说明名字一旦确定永远不允许更改,哪怕将来俱乐部转让!

三、权健老总直接怼足协新政是真的吗

放弃亚冠——这句话在中超无论是谁说出来都一定会受到无数的指责和谩骂,因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这件事已经让无数的球队遭到了非议,当然最新的一定是平均冠军上港的亚冠挑对手事件,因为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亚冠关乎着国家荣耀,而中超冠军,反正都是自己的。

在最新接受采访的时候,天津权健的老总直接就不怕得罪人似的怼上了足协的新政,说出了中超很多人都不敢说的话,在采访中束昱辉直言由于足协新政的出台,将使得权健在明年亚冠的挑战变得更大,原本对于亚冠充满了期待的心情,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在亚冠的赛场上向之前的老大哥们学习,尽量取得好成绩。

对于下赛季的权健而言,中超、足协杯、亚冠的三线作战,是权健球队第一次面临如此繁重的赛程,众所周知,丰富的大赛比赛经验在此极其重要,但是比赛的增多也就意味着球队伤病的增多,强如广州恒大和上海上港都很难做到三线争冠或者成功。

不过,虽然权健老总表示对亚冠已经没什么想法之后,并没有继续自暴自弃,束昱辉表示:“球队在2017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2018年我们将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投入上,我们会更加的理性,疯狂的买买买不是正确的足球之道,而新帅保罗·索萨也对球队的阵容感到满意,并没有提出新的引援要求。”在这一点上权健老总还多说了几句话,他表示保罗·索萨之所以没有要求新的引援,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你给我什么菜,我就做什么菜。不是说你给我好菜,我才能做出好菜;不给我好菜,我就不会做好菜,那样的厨师绝对不是一个好厨师。

祝愿权健能够在下赛季取得好成绩。

四、足协在改名风波之又有什么样的新政策

不知道是不是被之前中超当选世界第八大联赛的消息洗脑了,足协准备给中超扩军了。

继加码限薪令和要求俱乐部更改中性名之后,18日,足协发布《进一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宣布到2023年中超联赛将扩军至18支球队,并实行“男足带女足”模式。

不仅是中超,根据足协的计划,到2023年,中甲也要扩军至20支参赛队,中乙扩到30支参赛队左右。

而所谓的“男足带女足”模式,就是把建立职业女足队伍作为中超俱乐部的准入条件之一,以此来带动女足运动的发展。

此前,中超获评世界第八大联赛,依靠的就是雄厚的观众基数以及俱乐部的天价投入。现如今限薪了,足协大概想从另一方面找齐——至少参赛队要与顶级联赛一样。

但扩军引起的连锁反应就是,2021和2022年中超的降级名额都变成0.5个,中甲则会有1.5个升级名额。

很多球迷灵魂发问:那这两年的中超还能看吗?

首先,限薪导致“超级外援”们纷纷离开,联赛的吸引力和精彩程度必将打折扣。现如今0.5个降级名额基本等于没有降级,排名最后的球队都还有“生还”的机会,那俱乐部的动力在哪里?像今年的泰达赢一场就保级的奇葩情况是不是会越来越多?

对于足协的扩军决定,有专家表示,中超本来就是“伪职业”联赛,很多东西都不是完全按照市场化路径走的,行政干预的手段过多,包括“男足带女足”和必须更改中性名这种“准入门槛”。现在无论限薪还是扩军,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青黄不接和后备力量薄弱的问题。

扩军后,貌似职业足球人口增多,职业足球俱乐部阵容扩大,但中国足球的水平并未提高,环境并未有所改善,对资本的吸引力只会一降再降。

有球迷就直接开怼:“还是先解决一下欠薪吧,水平不够队多有什么用?”“数量多有屁用,你没质量等于零,把有水平的外援都吓跑了有再多的队都没人看。”

还有人直言:“中超现在这16支队冠名都卖掉了吗?”

更有人直接将话题延伸到几天前宣布的俱乐部更名上,“以前还能赔本赚吆喝,现在企业名称也不允许出现了,那这些投资人搞足球的动力是什么?”

的确,在另一个“战场”上,很多俱乐部还为改名儿的事儿闹心呢。不管是不是北京球迷,很多人都在为国安“求情”,有人直接说出国安应该被保留的理由:“因为代表着国泰民安啊,其他球队必须按照规矩来。”

其他球队的球迷也不干了,“河南建业,代表着建功立业”“永昌还永远昌盛呢”“恒大,恒久强大”……

还有人直接奔着全民健身的方向而去,“支持,把薪资限下去,队伍扩起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看看,中国球迷有多不容易,这操的都是哪门子心。

不过,真有点替足协发愁,又得带女足、又得改中性名,您确定俱乐部们不会揭竿而起吗?别到时候扩军不成反缩编了……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