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国足的经典评论
对于国足最经典的评价是白斩鸡。
在2010年2月10日的东亚四强赛上,中国3-0完胜韩国,打破32年逢韩不胜的魔咒。2010年2月14日,2010年第4届东亚锦标赛在日本东京国立霞丘竞技场鸣金收兵。经过三轮共六场比赛的激烈争夺,最终中国队以2胜1平且“零失球”的不败战绩,夺得了本届赛事的冠军。
国足的高度评价
把球停到自己脚下10毫米的后卫,是巴西球员。把球停到自己脚下10厘米的后卫,是西班牙球员。把球停到自己脚下10分米的后卫,是德国球员。把球停到自己脚下100米,并形成射门,迫使对方门将做出扑救的后卫,是中国球员。
能够做出50米外精确长传,找到场上队友的球员,是英国球员。能够做出5米内精巧二过一的球员,是阿根廷球员。能够做出5米内短传传丢,并且后卫前锋隔着50米就玩二过一的球员,是中国球员。
能够在30米外劲射破门的球员,是德国球员。能够通过精妙配合在门前3米打空门得手的球员,是葡萄牙球员。能够在罚点球时把角旗打翻的球员,是中国球员。
二、评论中国足球经典语句
评论中国足球经典语句:
1、中国足球,未来可期。
2、中国足球,潜力巨大,但需挖掘。
3、中国足球,尚需努力,才能达到世界水平。
4、中国足球正在逐步崛起。
5、中国足球的球员技术与意识都在提高。
6、青少年培训是中国足球的关键。
7、中国足球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投入。
8、只有持续努力,才能实现中国足球梦想。
9、中国足球市场潜力巨大,商机无限。
10、中国足球需要加强与国际足球的交流与合作。
11、中国足球的明天会更好。
12、球员的职业素养决定中国足球的高度。
13、中国足球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关注。
14、教练团队的水平直接影响中国足球的发展。
15、改革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必由之路。
16、中国足球需要培养自己的足球文化。
17、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中国足球值得期待。
18、中国足球,要敢于梦想,敢于拼搏。
19、只有通过比赛,才能真正检验中国足球的实力。
20、中国足球正在逐步走向正轨。
21、中国有能力举办世界级的中国足球赛事。
22、中国足球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
23、持续的努力和拼搏,才能创造中国足球的辉煌。
24、中国足球,加油!相信你可以走向世界舞台。
25、中国足球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
26、中国足球,任重道远。
27、中国足球是中国的弱项,但却是中国体育的一部分。
28、中国足球需要自我革新,才能迎头赶上。
29、中国足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
30、只有通过科学训练和合理规划,才能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
31、中国足球需要加强基层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球员。
32、中国足球需要与国际接轨,学习先进的足球理念和技术。
33、中国足球需要建立自己的青训体系,培养更多的优秀年轻球员。
34、中国足球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
35、中国足球未来不可限量,球员还需努力拼搏。
三、中国足球在亚洲算几流
中国足球在亚洲算二流。
关于中国队究竟亚洲几流的争论,事实上开启于1997年10强赛遭淘汰后。当时的国内职业联赛也正处在黄金时期,媒体的“造星”运动,以及球迷基数的扩大,让足球的影响力空前扩张。这也直接导致,10强赛失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
事实上,在10强赛失败之前,失败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国足。1996年,中国队先是在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中折戟沉沙,又在亚洲杯小组赛出师不利,勉强进入复赛后,中国队在先进两球的情况下被沙特队逆转,无缘四强,黯然结束了该届亚洲杯的征程。
接连受挫掀起了中国队在亚洲到底实力几何的讨论。1997年11月18日,中国为数众多的报纸同时刊出了一篇题为“如何给中国足球准确定位”的文章。时任国家体委新闻宣传司司长的何慧娴女士在文中表达了她的主要观点:“(中国足球的)定位问题非常重要,定位准确,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彻底承认我们的综合实力还处于亚洲十强中的二流水平,才可能真正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时任足协专职副主席的王俊生事后评价“二流论”:“何慧娴能够在那样的场合,那样的氛围中,提出这样既尖锐又引起巨大争议的问题,没有胆量、没有对事物的深思熟虑是不可能做到的。”主教练戚务生则表态:“我是国家干部,我服从组织的处理。”“是我的责任我负,不是我的责任我不能负。”
近几年更直接跌入不入流,连泰国都能肆意蹂躏
用一泻千里形容中国足球近几年的颓势丝毫不为过。在大赛中夺冠对于中国男足来说显得非常遥远,球迷已经习惯了中国男足国字号球队止步各项大赛的预选赛或小组赛。
2007年可说是个分水岭,中国足球直接从“二流”跌入不入流。2007年9月6日,中国队客场被新加坡逼成0比0后,身在英国未能参加比赛的孙继海则代表球员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承认国足处于亚洲二流和三流之间。
泰国队则作为试金石检验出了国足的成色。2007年5月16日在与泰国队的热身赛中,中国队0比1告负;2008年3月15日,福拉多率领的中国队主场3比3被泰国逼平。2013年6月15日,国足在一场热身赛时对泰国以大打小,竟然以1比5惨败,史称“6.15惨案”。教练卡马乔直接下课。
中国从“准一流强队”到“二流”再到“不入流”,只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跨度。2007、2011年,中国队在两届亚洲杯小组赛中均未能出线,连续3届世界杯预选赛都未能闯入八强赛或者十强赛。
而与1997年相比,球迷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为国足声嘶力竭的辩护助威到事不关己的冷眼旁观,或毫不留情的戏谑嘲讽。
2012年12月卡马乔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中国队处于亚洲第二集团,和日本队、韩国队以及亚足联成员澳大利亚队尚有较大差距。有球迷直接评论道:“二流都是给自己贴金。”
2013年6月6日晚间,国足在一场热身赛中败于乌兹别克斯坦,国足官微发出微博:“对不起”。一周之后,“6.15惨案”发生,这条微博被网友挖出之后不断转发,@南都深度直接评论道:“当初劝你置顶,你又不听”,戏虐成为狂欢。
亚洲杯的收获:信心!信心!还是信心!
白岩松说:“这届亚洲杯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意义与价值高过2004年的亚洲杯亚军,因为那时,进过一次世界杯的自信还在。可现如今,小组赛三战全胜,让中国足球难得地又拥有了一些自信与希望,对目前的中国足球来说,信心与希望比黄金还重要。”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队用4场比赛重构了球员、球迷乃至一国国民的信心。出征之前,没有人看好这支队伍,别说出线,避免惨案才是首要任务。但国足用一个漂亮的三连胜击碎了所有质疑,而且战胜的其中一个是18年不胜的对手,一个是14年不胜的对手。
四、国足最新评论
国足输了,这一次只不过把仅有的遮羞布给彻底揭开了,输的很干脆,输的很彻底。尽管我们4比0战胜了新加坡,但是这一切都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了,只是想说中国每每到最后的荣誉战时,总是发挥的奇好,而关键要获胜的比赛时,总是输的一败涂地。真不知道该如何来说这一支国足?
死缓到最后的立即执行,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这让一次又一次期盼着国足走向世界杯大门的我们来说,确实很受伤。虽然这样的结果我们早就在冥冥之中有了预料,但是我们不死心的希望总是一次一次地不断降格,从无限可能到充满着可能再到理论上之可能然后再到绝无可能,足球就这样滚开了我们的视线,世界杯的大门变得遥不可及。
国足还能进世界杯吗?这是一个大问题,这已经不是四年一次的问题,而是太遥不可及的问题,我们曾把希望给了卡马乔,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一次没有进也是正常,在反赌打假的足球圈子中根本就没有沉寂了多久,凭什么我们就可以踢出高水平的比赛,这关键还在于我们的足球技术培养。
比赛中,我们的锋线不尖锐,临门一脚的感觉一直靠不上谱,还有我们的中场传球不到位,我们比赛中奔跑意识与接球意识还有判别意识都不到位,你如何指望他们来一个大反击?磕磕绊绊进世界杯,不如带着技术去闯一下,这次不行,可以留待下一次。
接下来,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赛事,那不如好好关起门来练练兵,如果真的要从娃娃抓起,也应该可以着手去做。对于教练,再强的教练没有再好的兵又能如何?我们从洋教练换到国内的再从国内的换到外国的,走过了多少路,找来了多少有水平的教练,为什么我们在这条路上总是不归路?这说明不是教练的问题,应该要从自身找原因了。
不要怀任何希望凭空跳了,也不要指望我们足球水平可以一日增进,还是老老实实的踢球,老老实实的苦练基本功吧,只有这样我们的足球才真正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我希望我们的足球如灰太郎说的一样:我一定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