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皮都拯救不了中国足球那靠谁
2018中国杯,被中国球迷尊称为“大圣”的世界级球星贝尔,带领威尔士在首场比赛中一通捣鼓连进6球,打得国足落花流水,贝尔本人也完成了帽子戏法,并一举打破了伊恩·拉什保持的威尔士进球纪录。
足球是11个人的运动,不是一个人的游戏,一两个“盖世英雄”或能提升球队档次,但只要队内有短板,就可能被对手抓住并予以痛击。“大圣”贝尔带领的威尔士队在决赛中对阵由同样为超级巨星的苏亚雷斯、卡瓦尼领衔的实力更强的乌拉圭时,最终就以0-1惜败。
世界级主教练里皮虽然是乘飞机来的,没有身披金甲圣衣,也没有脚踏七彩祥云,但他就是中国足球的意中人,能力超群堪称为盖世英雄,满足了英雄主义偶像剧所具备的所有元素。可惜在本届中国杯,他带领的国足两战皆负狂丢10球仅进1球,输得毫无脾气。
里皮这个“盖世英雄”莫非是假的?被打回了原形?从他过往在欧洲执教的显赫履历,以及他在中国之前执教恒大多变神奇的战术,乃至他执教国足征战世预赛12强赛接连击败韩国、卡塔尔和乌兹别克斯坦等队创造神迹,最后仅因一分之差没能晋级的表现来看,他的执教能力毋庸置疑!
但里皮毕竟是人,不是神,更不是救世主!他一个人拯救不了国足。在昨天输给捷克队的赛后,他自己亲口说出自己不是中国足球救世主的事实。虽然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当偶像残忍地说出来的时候,不少粉丝心碎了一地,幻想盖世英雄拯救中国足球的美梦这次又落空了。
紧随其后,各种风言风语也来了。有人对邀请水平远超国足的世界强队来打热身赛的动机产生了疑问,认为大比分输球会严重挫伤球员的自信心,并且大败之后中国足球或迎来新一轮的“舆论讨伐”,影响社会观瞻,干扰足球改革。
这种逻辑确实比较“感人”了,乍看下去好像有些道理,但夜郎王的故事成为千年笑谈,蔡桓公因忌医病入膏盲,都不是没有原因的。你倒是大可以玩田忌赛马的把戏,邀请一些类似老挝、不丹等国家的球队来比赛,搞不好国足真能爆种,赢十个、八个的,那样自信心就能爆棚,舆论全是溢美之词了吗?
也有人为国足这两场惨败导致世界排名积分降低,从而丢失亚洲杯种子球队的资格感到可惜。可惜确实有点,但如果你不具备当种子队的实力,到时在亚洲杯小组赛被弱队掀翻,岂不更加令人失望,更加丢人?还不如老老实实早日认清自己的水平实力,知耻而后勇,哀兵出战,到时全队齐心协力淘汰强队晋级,创造惊喜未可知。
两场惨败,让大家清楚地看到国足与世界强队、哪怕是二流强队之间的差距有多大。里皮说靠自己拯救不了中国足球背后,多少有点悲凉和无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足球积弱多年,基础薄弱,短板一大堆,要想全方位提升,必须是个长远的系统性工程。
二、为什么中国足球这么多年就是打不进世界杯
中国足球不自由
当然没有人站出来负责,因为世界杯和中国足协无关,中国足协现在只负责奥运政治任务。退开一步说,哪怕有人站出来负责,或杜总或福主或龙王,他们负得了责嘛?他们引咎了,转身去谋一份其他差事,承担恶果的是谁?是最不应该承担恶果的球迷。
找人负责,其实没有多少意义,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不负责的游戏体系,一个不负责的机构,一群无法负责的人
因为奥运牺牲世界杯,只是这两年中国足球闹剧新篇章的内因,外因之一,是2005年选择瑞士盈方、而非亚足联官方公司WSG,为中国之队的市场合作伙伴。接下来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被抽入死亡之组,顺理成章。内外结合,药到命除,没有一点偶然因素,没有一点其他可能,impossible is everything。
这样的一出闹剧谢幕后,未来十年,中国足球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冰川纪。2010年没戏了,2014年,还得靠这些在水滴球场滴汗滴血的人拼争,即便到时候场边嗤笑和发呆的,不再是杜总和福主,这些人的竞争力能有多强,我们心里都没谱。
所以从2008开始,我们就得看2018的希望,只是希望在哪里?希望在此刻正在踢球的青少年身上。张路老师不止一次说,现在全国12岁到16岁年龄组参加正规训练的青少年,不会超过1500人。南非无缘,带来的间接打击,会导致这个数字进一步萎缩。我们的希望在哪里?
形成这一切被动局面的根源,当然是我们的足球管理模式和管理机构。我们有着一个集政治服役和社会服务两大功能于一体的管理者,于是服役不成功服务不到位。中国足协骨子里更是在服役的,所以服役服务一有冲突,他们肯定先放弃市场,以牺牲中国足球自由为代价,去谋取政治任务的完成。
这样糊涂混沌的管理体制,怎么可能“水滴石穿”,完全是以卵击石。所以二十年来,中国足球都在背着莫名其妙的十字架爬行,看着别人一步一步的超越。
要避免未来至少十年的足球冰川纪,要避免水滴悲剧的再次上演,要避免中国足球走向灭亡,只有还中国足球以自由。把它还给社会,还给那些真正爱足球而不是玩弄足球的人们吧。
三、那么多的归化人员,为何还是撑不起中国足球
在叙利亚铁定第一情况下,世界杯40强预选赛,中国足球必须剩下比赛全胜才有机会进入世界杯12强赛,于是有人问:那么多的归化人员,为何还是撑不起中国足球?
对此,大蜀黍想说,今年是归化元年,国足归化人员不是撑不起来,而是需要时间。
由于之前40强赛预选赛,中国主教练里皮挖的坑实在太深,导致中国跟叙利亚的分差根本逆转不过来。为保障万无一失,所以新教练李铁一上任就召集多名归化国脚,这么多规划是否有效果还是未知数,因为只打一场比赛,而且是面对弱旅关岛,但是在这场比赛中,归化国脚艾克森跟阿兰都进球了,而且阿兰还进了2个,从首场归化国脚的表现来看,可以打80分。
归化球员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一件好的事情,可以快速地提升国家队的实力,比如日本足球这样强队有归化,现在菲律宾、叙利亚这些球队也有归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要中国足球彻底崛起,还要从根本上一步一步地去改变,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来增快增强国力,走进世界强国顶峰。权宜之计!现阶段是最好办法!曾经日本在启用归化球员时,也遭到其他亚洲国家的指责,认为这是‘犯规’。但现在其他国家这么做,也没什么可惊讶的。”经过十几年归化发展,归化国脚一直为日本足球做贡献。
最后,艾克森、李可、侯永永、布朗宁、罗伯特-萧初、钱杰给,布朗宁、高拉特、埃尔克森和费尔南多、阿兰、洛国富,这些归化球员有的已经上场比赛为中国争光,并打进球,有的还在归化的路上,更有的还没有进国家队大门,大门已经给他们关闭了。
如果所有的归化球员都能进国家队,这套国足首发还是非常令人期待的。不说能不能横扫亚洲,起码世预赛出个线还是问题不大的。振兴中国足球的良药,不是单单靠青训(30年发展不起来),也可以通过归化道路走捷径(正在进行中),赌赢了有功,赌输了大不了走人。大家要有耐心,还要有恒心,更有共同努力。
四、为什么中国足球总是上不去
原因有三:一曰身体不适合,二曰文化不适应,三曰体制不健全。
先说身体因素。足球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需要强壮的身体素质,与西方人相比较,东方人的生理特点是弱小而不强壮,整体上显然不太适合足球运动。尽管可以勉力而为,但毕竟在身体素质上落了下风,身体对抗中占不到便宜,尤其是下半场常常体力难支,被动挨打,场面难堪。从这个角度看,整个亚洲足球水平较低,都与此有关。
再说文化因素。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以和为贵,强调的是和谐、和气、防御,而不是对抗、竞争、进攻,由这种文化特性造就的国民性格和民族心理,显然不太适应对抗性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即便是身高体壮的中国人,形体与西人不相上下,但内在的对抗性往往不及对方。我们的足球队,遇到大赛、遇到关键场次,常常心理紧张得不行,不要说超水平发挥,甚至连平常的训练水平都发挥不出,这显然和畏惧对抗的心理有关。在对抗性和心理素质方面,我们的球队非但不如欧洲、非洲球队,甚至不如日本、韩国球队――因为日本有强悍的武士道精神,韩国有顽强的“能行精神”――这也是我们的身体条件和日韩相仿甚至有过之,而成绩却等而下之的一个原因。不过,由于身体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日韩足球也只能在现有水平徘徊,而不可能实现大的飞跃。
三说体制因素。既然我们在身体条件和文化心理上有欠缺,那就需要比人家更棒的体制来加以弥补,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联赛体制也乏善可陈。尽管超级、甲级的名称有了,联赛的形式和格局也有了,但这个体制的廉洁性与规范性比欧洲联赛差很多,比之日韩也有所不如,打假球、吹假哨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我们的足球成绩既不如欧洲、也不如日韩的又一个原因。